1.阅读可以帮我们对抗未来的不确定性,物质的和精神的。
2. 什么是分级阅读?
3. 心理学中的心理模式,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要落到地面上,具体说说到底给我们能带来什么,好像又不是那么容易。结合我自身的感受上,我想从学业和生活两个层面提供一些或许老生常谈的观点。阅读可以帮我们对抗未来的不确定性。物质的和精神的。生活在现世,虽然物质丰富,但是人类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不是说了吗,过去车马很慢,书信很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虽然给我选择,我也不想回到那个慢时代,我也不喜欢这样彼岸风景式的伤感,但是其合理之处就是看到了今天我们所处的“快”时代。从谋生的角度来讲,阅读可以增强我们的学能力,更好的适应社会。在这个一切都快速迭代的世界,迭代的不仅仅是产品还有知识。所以需要我们有更好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而阅读,特别是从孩子时期培养的阅读能力,能够在孩子后期发展中显示出强大的马太效应,也就是学习能力会加速。年龄小的时候更容易培养的好习惯,年龄渐长所需要应对的事务就更多,大脑也不会那么专一且纯粹。 除非能够踩上时代的某个红利期,否则,如果一个人要想获得(至少是通俗意义上的)成功,就应该能够要发展出更好适应这个社会的能力,看到更为本质的世界运转的逻辑。而认知能力的提升是需要积累的。读书、旅行和见人,虽然都可以提高我们的认知,但是阅读可能是最便捷的一种方式。阅读是通过文字符号解码背后的意义。语言词汇永远都不是孤立的,背后代表的是一直观念、感受、以及错综复杂的世界。在这样的解码过程中,不管是孩子还是成人,都在拓展对于世界的认识,提高自我的认知水平。
In my whole life, I have known no wise people (over a broad subject matter area) who didn’t read all the time – none, zero.
阅读,不应该只是孩子提升成绩的工具,或者成年人积累的谈资。更是一种生活方式。既然谈到增加人对抗未来不确定的能力,我们知道,一个人的命运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努力和勤奋有时候也被过分高估,各种因素错综复杂,有时候任你在怎么和这种外部世界对抗,或许我们终其一生也就是个平凡人。而阅读可以让我们看到除自己以外的东西,宇宙的浩瀚和人类的渺小,历史时代下个人的无力,这些情感的共振或许,能够在你未能获得世俗意义的成功之时,也能够恰当的安排好自己的内心。欲望这个东西是个无底洞,即使你获得世俗的成功也未必能够内心充盈,所以,归根到底,处理好自己的内心世界就是属于每一个人的生活哲学。而阅读能够让你在这样丰富的情感体验里,增强对于自我、关系、社会和世界的理解,增强对于未知世界的接纳。当然也不必过分焦虑,认知能力的提高本质是思考,只不过出发人思考的因素很多,我们平时所说的虽有点小鸡汤的味道,比如,读书、旅行、见人之类的。又比如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又道,如果不读书,走遍全世界也是就是个快递。虽然有点搞笑,也是很对的,这句话试图说的根本是,一切归根到底都是要对大脑做功。如果大脑并没有将外部的信息加以解构,只是有刺进这些条件,并不足以达到想要的效果。所谓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嘛!其实,现实生活本身就是一本最好的教材,如何引导孩子思考很重要。虽然会受到知识储备和认知的局限的影响,但是思考会是一起行为的开始,在一系列连锁反应中,会殊途终归吧。特别是现代社会获取各种高质信息的取到很多,自己也可以找到那种Aha moment。不焦虑,大概就是接纳的一部分吧,不管是自己还是孩子,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分级阅读是按照年龄特征、认知水平、语言学习规律而制定的阶梯式学习模式。说白了,分级阅读就是阶梯式进步,按照科学设定的一套高效培养人阅读能力的一种方式。关于检测这部分,多说一下,记得之前在上 Celta课程培训的时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点是,外教老师提到的不要问学生'Do you understand?' 这类的话.背后的逻辑就是,关于是否听懂是一种主观判断,不具有参考性,很多时候他觉得自己百分百懂了,但其实是一种错觉。哈哈哈。就像我们有时候感觉自己考试考的很好,可能结果出来很差一样。另外也有可能会处于一些其他因素故意隐瞒,可能是自尊心啊,例如不想在同学面前觉得自己很笨,也可能是不想学,就怕你再多解释一遍,啰啰嗦嗦的~。为什么要分级,听起来不言而喻。但学界对此是有不少理论支持的。有趣的是,我是由这几个相关理论联想到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发现居然万物果然是相通的。
这里可能会脑洞一下,我会结合生活体验、教育学、心理学 身来谈谈自己的看法。支持分级阅读中的理论有这么几个。
01. 心理学中的心理模式,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02. Kreshen 语言输入的 “N+1” 原理;
03. ZPD (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语言学习模型。
第一个我会细讲一下,第二个和第三个都是关于教育和语言学习学术界的理论,但是你要是知道其中的意思,就会发现这三者之间其实都道理都是大同小异。
N+1 这个理论我们之前的文章中有讲过,可参阅到底什么是“阅读思维”?简而言之,就是语言学习中,语言的输入应该是要在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上再增加一点难度,才是更有效的。内容太难直接放弃,太容易参与到 热情会降低。
ZPD (Zone of Development) 语言学习模型。是俄国学者 Vygotsky 提出来的,直接理解就是 “最近发展区”,也就是离自己已知信息最近的信息,蹦一蹦能够够得着的知识,是achievable 的。可参考下图:
接下来我们重点看一下心理学界的这个模型,让我联想到生活中很多有趣的现象都可以用这个来解释。
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
舒适区的感觉就是,一切都是熟悉的味道,熟悉的配方。没有新事物,也就没有新的体验和认知。
在舒适区,进步的空间就会小一些。这也就是我们为什么总是说要突破自己舒适区的原因。
学习区就是处在介于舒适区和恐慌区之间的一种过渡地带,既包含熟悉的内容也包含未知的成分,熟悉的部分帮助建立我们的安全边界,未知的部分确保我们体验的新鲜感。我们在新事物的探索中的正面反馈会加强我们的成就感、自信和充盈感。
而恐慌区,则不言而喻,未知事物比例太多,对我们来说压力过大而不足以招架,英文中有一个非常形象的词是 overwhelming。所以心理上就会启动防御机制,开始出现恐慌情绪。
当然这三种状态的也是动态发展的,学习区的新事物在经过学习之后就会变成你的数去内容,同样,之前恐慌区的内容也会随着你认知能力的提高进入到你的 “学习区”。简而言之,为了提高学习效率
整体而言,你就会发现处在中间的 “学习区”是最理想的状态。
不知道大家有没这样的感受,就是在电闪雷鸣的暴雨天,你躲在屋子里会有点莫名的兴奋,反正我是这样哈,又或是你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有一些人喜欢看恐怖片或者是过山车之类的,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对此会非常厌恶,又例如我。
我的理解是从2个角度,第一普适性方面。前面关于舒适区、学习区、和恐慌区的理论整体是具有普适性的。每个人的体验遵循这样的规律。不管是下雨天还是恐怖片,其实都是让人出在了熟悉和恐慌之间,这样的感觉就是既安全又刺激,是人们喜欢的。
落实到具体的实操上,每个人又具有个体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是因为每个人对于的感知和耐受力又会有不同,例如对于未知风险所感受的压力就不同,这样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喜欢冒险,有些人则更倾向安全,都是跟个体差异相关。
又比如选择大城市和小城市这样的问题,由于人的耐压程度不同,选择不同。有些人喜欢大城市是因为他对于新鲜感的要求多过于安全感,而有些人则对于安全感要求更多,对压力更恐惧。但不管选择大城还是小镇,如果生活太过简单,人们也不会很开心,太过于多变有让人难以承受。
有没有很有道理~!
回到分级阅读,好的阅读体验,应该是适合自己的,目标和难度都是在可达到的范围内允许一定的挑战性。
在评估阅读难度指数的蓝思体系中,有一个75%理解率的概念。意思是说,假设一个孩子在阅读中大概读懂文章的75%,如果所阅读文章的蓝思指数为1000L,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个孩子的蓝思阅读能力是1000L。
简而言之,我们在做阅读能力鉴定的时候是按照 “学习区”的标准来定的,而不是舒适区完全熟悉的标准,并不要求在这个阅读水平的读者能够100%的理解文章。而分级阅读本身的设定依据也正来源于此。
最后,万物归宗,everything is about balance.